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自然科学   4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适应海上油田后期灵活、适时调整开发,在钻修井机具选型方面,渤海金县1-1油田修井机创造性地配备了315t提升系统(具备5000 m钻完井作业能力),循环系统和其它配套设备仍按照180t常规修井机配置。5000 m井架式修井机在多功能生活支持平台的配合下,可实现油田后期钻完井作业。该设计能在兼顾油田修井、调整井作业的同时,有效降低油气田开发初期钻完井作业投资,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胜利油田为例,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将胜利油田与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的自主创新能力做综合评价.从技术效率变化、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方面综合反映各评价对象的自主创新能力,检验其生产率是否DEA有效,并指出非DEA有效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胜利油田大部分年份的全要素生产指数较低,为非DEA有效,并且不同年份自主创新能力波动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探讨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缝洞系统的井间连通方式。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井间储集层复杂的特点,通过示踪剂曲线特征分析油藏井间连通方式,从峰型、主峰高宽比、主峰拟面积和注水推进速度4个方面评价曲线特征与连通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塔河油田主要有单一连通型和复合连通型2种连通方式,其中以单一连通型为主,占73.5%。典型井分析说明连通方式与单井所处的地质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
超前注水技术可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但随着储层渗透率的增加,超前注水提高采收率幅度变缓,因此有必要研究超前注水适用的渗透率界限。利用低渗透X油田天然岩心开展室内实验,研究超前注水对岩心渗透率、孔隙结构、驱油效率等的影响。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超前注水对波及系数及采收率的影响,并对超前注水现场试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适合超前注水的储层渗透率界限为小于10 m D,对于低于该渗透率的储层,采取超前注水开发方式可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采收率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5.
西区油田属于特低渗透、低压、低产油藏,压裂改造技术是低渗油田开发的关键技术。综合国内外二次压裂方面理论分析、油田实践、室内实验等方面的调研研究意以及前期二次压裂资料分析,认为储层厚度大于8 m、初期产能低于3.5~4 t/d、目前单井产能低于0.8~1.0 t/d、长期注水不受效的低产井适合转向压裂,而单井产能低的其它类型井可采取简单的重复压裂或者多级充填压裂。针对井网,优化出了不同井网位置处油井的二次压裂的裂缝缝长、加砂规模、砂比、排量等参数。2口改进工艺试验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台子油田扶杨油层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对其沉积环境以及微相类型还没有明确认识,因此为确定该区的有利勘探储层,满足扶杨油层精细勘探和开发的需要,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了细致研究。结合岩心分析、测井相分析、沉积环境以及区域地质背景等,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识别出了2类亚相9个微相。根据岩-电对应关系,建立了微相研究的标准测井相模式,并以该模式为依据对各单层进行沉积微相识别,确定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厚油层内剩余油的挖潜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厚油层内隔夹层的存在使其内部非均质性更加复杂,进而严重影响剩余油的分布。本文以大庆油田北一区断东为研究区,研究厚砂劈分及隔夹层特征,为厚油层内剩余油的挖潜提供可靠的依据。首先利用研究区目的层的沉积特征和测井资料确定了复合砂体的可分性,其次确定不同期次河道砂体间沉积的隔夹层为复合砂体的劈分依据,最后根据成因和岩性将隔夹层划分为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三种类型。本文将复合砂体劈分与隔夹层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室内系列实验,对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十六大注水系统管线的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引起各注水管线腐蚀的主要因素是注水水质的高矿化度和高腐蚀性离子含量;同时,在同一条件下对各注水管线的腐蚀程度进行了对比,进一步提出了防止腐蚀的技术措施应首先选择合适的管材,并配合适当的缓蚀剂,可实现对注水管线腐蚀的良好抑制,对采油三厂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油田81油藏规模开发和产建区块西进,储层物性变差,单井试排、试采产量下降明显,为提高单井产量,以提高储层改造体积及改善裂缝导流能力为目标的储层改造势在必行。针对长81油藏储层发育特征,参照华庆油田长6油藏储层工艺改造成果和经验,采用斜井多段压裂、定向射孔和混合水体积压裂等新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斜井多段压裂技术单井增产13.69%;实施定向射孔技术单井增产19.09%;实施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单井增产效果最显著,可达242%。已开展的现场试验结果,证明针对储层发育特征实施的储层新工艺改造技术,对提高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分析糖类油田化学品中多糖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进行测量,探讨波长、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溶液稀释倍数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线性区域并评价此方法的稳定性、精确度与重现性,并与蒽酮比色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杂多糖苷KD-03溶液质量浓度在20~200mg/L之间、显色时间30min、波长为485nm时,吸光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好,精确度与重现性实验RSD值分别为0.76%和2.42%.对比蒽酮比色法,苯酚-硫酸比色法精确度与重现性分别提高了1.19%和3.04%.为油气田定量分析糖类材料中多糖含量找到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